
港大醫學院與廣州中山大學團隊合作,設計新型光活化納米藥物,為黃斑病變和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微創療法提供新方向。(港大醫學院圖片)
早期老年黃斑病變是導致香港成年人視力障礙及失明的第二大病因,目前首選治療方案為侵入性治療,有眼內炎和視網膜剝離等嚴重的併發症風險。港大醫學院與廣州中山大學團隊合作,設計新型光活化納米藥物,在小鼠眼部測試中抑制病變血管增生,卻沒有導致明顯的全身或眼部的副作用,為黃斑病變和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微創療法提供新方向。
根據2019年數據,早期老年黃斑病變在本港70歲以上人口中發生率高達7.5%,但現時治療濕性黃斑病變的首選方案是在眼內玻璃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但這種侵入性治療方式或引起病人不適,並伴隨嚴重的併發症風險,如眼內炎和視網膜剝離等,而且傳統的抗血管增生藥物在清除現有增生血管的效果欠佳。

新型光活化納米藥物在治療過程中產生活性氧,促使眼部病變血管消退。(港大醫學院圖片)
小鼠測試療法效果顯著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研究團隊合作,設計出新型光活化納米藥物,將納米藥物單次靜脈注射在有脈絡膜增生血管的小鼠模型,然後對小鼠的眼部進行紅光輻照,以激活納米製劑中的光敏藥物並產生活性氧,這種活性氧不僅促使眼部病變血管消退,同時觸發抗血管增生藥物從納米製劑中釋放,抑制病變血管繼續增生。結果顯示,該聯合療法效果顯著,而且沒有導致明顯的全身或眼部的副作用。

新型光活化納米藥物在治療過程中產生活性氧,促使眼部病變血管消退。(港大醫學院圖片)
為新生血管性眼病療法提供新方向
這項研究首次將光活化抗血管增生藥物與光敏藥物結合製成納米製劑用於黃斑病變治療,治療程序簡單安全,為黃斑病變和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微創療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而研究採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藥物和藥用輔料進行製劑設計,或有助將來的臨床轉化。研究成果現已在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發表,並已根據專利合作條約提出國際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