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為本港常見癌症之一,放療是主要治療方法。由於放射線對口咽黏膜及唾液腺造成損傷,故病人大多在放療後都會出現口咽炎,嚴重者連飲水都覺得痛,致進食困難,因而令體重明顯下降。
放射線損傷反應表現為熱證,可損傷津液,致使氣液兩虛。放療期間及放療後以熱證為主,口乾咽乾外,甚至出現口腔咽喉潰爛疼痛,治宜清熱滋陰為主,用藥可選生甘草、淡竹葉、生地、麥冬、石膏等。據臨床觀察,部分病人不會出現長期口乾咽乾的後遺症。放療後證候則以餘熱未盡、氣陰不足為主,病人味覺減退、形體消瘦、皮膚枯燥、大便乾結,治療以益氣養陰為主,兼清餘熱,用藥可選麥冬、北沙參、西洋參、黨參、甘草、生地等,可使情況改善。
對於放療中及後期口乾者,平時可用西洋參6至10克、麥冬10克泡水代茶飲,具清熱生津之效,亦可口含烏梅生津止渴。咽乾痛明顯則可用生甘草10克煮水代茶,蜜糖也有助舒緩黏膜損傷引起的疼痛。煲湯可選用西洋參、北沙參、生曬參、玉竹、麥冬等當中2至3種為宜。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一級講師陶志廣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