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因為反覆的疫情,使許多香港人承受沉重心理壓力。有否想過,我們的日常飲食其實與情緒健康息息相關?
一方面,精神上的壓力可影響進食分量和體重,從而提升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另一方面,各類營養素對大腦的發展與功能舉足輕重,充分攝取有助於保持情緒健康。部分例子如下:
①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可影響情緒及行為控制等。富含Omega-3的食物包括油脂含量高的魚類(如三文魚、鯖魚、黃花魚、紅衫魚)、果仁、種籽、大豆製品、牛油果等。
② 維生素D能協助身體產生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有助於壓力管理。要在飲食中攝取維生素D,可考慮選取油脂較高的魚類、蛋黃、肝臟,並在食物標籤註明加入維生素D的牛奶、奶製品、豆奶、果汁、早餐穀物等。然而,人體內的維生素D主要是經由陽光照射皮膚合成,建議每星期兩至三次,讓陽光照射5至15分鐘。
③ 色胺酸是必需胺基酸的一種,是腦部製造血清素的原料,為人帶來舒暢及放鬆的訊號,並在調節睡眠相當重要。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肉類、魚類、蛋、乳類製品、堅果、大豆製品、全麥食品等。
作者為香港營養學會執委羅家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