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肥胖人士有何事得罪你,被你從小就開始改花名,長大後又被誤解為懶惰和不自律呢?然而,若我們放下世俗的標籤和審美觀,單從健康角度來看,肥胖不但增加患上「三高」、心臟病、中風並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風險外,更會「傷膝」而導致外觀與健康皆「雙失」。
根據世衛對亞裔體重標準的定義,如果體重指數BMI(計算方法為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以公斤/米2為單位)達23即屬超重,假如高達25或以上便已是肥胖。原來本港近三成人口都患上肥胖,而這情況更有年輕化趨勢。有近兩成中小學生,都屬於超重或肥胖;除了遺傳因素外,成長階段的家庭生活及飲食習慣,卻是兒童肥胖的「最大公因數」。引致肥胖的方程式,是熱量吸收大過日常消耗,導致體內脂肪日漸積聚。故此,經常攝取高卡路里、糖和脂肪的食物或飲品,並缺乏恆常的帶氧和肌肉強化運動,都是引致都巿人肥胖的「自肥企劃」。
過往醫學界側重治療膝關節創傷(例如是前十字韌帶或半月板撕裂),以預防日後出現退化性膝關節炎,但其實肥胖乃是導致膝關節退化的慢性主因,實在需要從公共衛生層面來預防。研究指出,超重與肥胖,對膝關節會產生以下影響:
- 膝關節在不同的姿勢和動作下,需承受體重數倍以上的壓力。例如上樓梯要承受三倍體重,落樓梯便升至五倍,至於跑步和深蹲等運動更高達七倍以上。當體重愈重,膝關節的負荷便愈大,令軟骨磨蝕的速度加快。
- 當體內脂肪比例上升,大腿肌肉比例便相應減少。因為大腿肌肉能吸收和分散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所以當大腿肌力減弱,膝關節便變得不穩定,令軟骨承受更大壓力而加速勞損。
- 肥胖會引發體內出現慢性炎症,包括引致膝痛的關節滑膜炎。但炎症會導致免疫系統破壞軟骨,進一步加速膝關節退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包括膝關節痛、腫脹、僵硬和畸形等。退化一旦形成便不可逆轉,只能夠透過藥物、物理或手術治療來紓緩急性炎症和慢性痛症,並減慢退化進程。換骹手術乃是唯一的根治方案,適合嚴重膝關節退化的病人。然而真正可預防和逆轉的,卻是體重超標而變成「月巴」。針對肥胖人士的減磅計劃,其實有不少低衝擊力運動,包括散步、游泳和踏單車等,既不會加劇膝痛,又可達至消耗卡路里和強化大腿肌肉的效果,只是在執行上往往知易行難。
肥胖不是罪,而是都巿病。只要堅持均衡飲食和恆常運動,每日為健康踏出一小步,將來雙膝必定可行多一萬步。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