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大招風,漸多網友批評《天能》角色沒血肉沒感情、欠中心思想、為玩橋而玩橋……
以上都是實情。但我想問:算缺點嗎?
梗係算!很多朋友即時如此反應。自幼從中文科訓練,總背熟課文主旨,煞有介事探討作者背景,分析人物性格,繼而對後世影響云云。大家習慣成自然,覺得天經地義。
真的嗎?你追小說,是追情節。金庸告訴你塑造了人物自然產生情節(後記寫過),是金庸搵你笨。你倒試試憑着戇直男一+機靈女一即產生一部《射鵰英雄傳》?你記得郭靖黃蓉,是受情節吸引後的事。
更何況,今時今日你睇《天能》抑或金庸?奢言百看不厭,詩曰:「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在故事世界,更屬於消耗品。
把電影娛樂硬生生套入教科書式單一標準,符合方為傑作,豈非像古時科舉考八股?自欺欺人。根本,觀眾享受過程,便成功,其他多餘。
如果一定要湊齊角色刻意有血有肉、主題畫公仔畫到出腸非要賺人熱淚不可、劇情悲天憫人得你不好意思說不感動的話,請你去睇《麥路人》。雖然,真正麥難民不會去睇。
我認為《天能》不求深刻只求過癮也可以名正言順入選傑作,別動不動罵膚淺,但反過來,這當然亦非單一標準。我只想說,睇戲如是,睇小說如是,相信自己便好,何必受制於老生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