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舞派3》標榜廣東話字幕,我覺得過了火。
這回事,早在八十年代試過,直接因為懶,懶把口頭對白換成書面對白而已。《狂舞派3》則解釋為讓饒舌歌詞清晰。唉,饒舌歌詞靠追字幕,望塵莫及呀,況且全片廣東話字幕。
請毋忘初心,字幕原意:一、方便聾啞觀眾──聾啞學習的是書面語,怎睇明口語?二、方便聽不通廣東話觀眾──既然聽不通,何來看得通字幕?豈非「太陽能電筒」?
附設英文字幕,為甚麼不設書面語字幕給外省朋友呢?你可以放棄大陸市場(或北上時再加),卻為甚麼不照顧本地外省朋友?開埠以來,的確存在粵語不靈光的外省朋友。港產片傳統講廣東話,字幕用中文書面語和英文,由此達致兩文三語南北共融。
夾硬寫廣東話引出頗多問題,「呢家」抑「依家」莫衷一是,充斥畸形怪字更妨礙閱覽。若你真認定它比白話文好讀,那只反映香港教育失敗,反映你拒絕與全球華人接軌。
討厭內地,但台灣、星馬呢?到寶島旅遊,你也希望人家說國語而非台語啊。推行白話文,正為尋求最大公因數。
港原味,應該計圍頭話和蜑家話吧,又嗤笑。何止,港青還嫌廣州粵語太字正腔圓,總之唯獨自己的懶音才順耳。
忠言逆耳,博取一時掌聲很容易,卻愈發陷入閉關自守。宏觀本土派之病,亦復如是。
[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