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4-25 04:31:03
日報

一代方濟

分享:
教宗方濟各

一代方濟

教宗方濟各

一代方濟

教宗方濟各於周一逝世,剛好在復活節後一天,地球日前一天。教宗本名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選擇「方濟各」作為教宗名號,是為了紀念十三世紀聖人亞西西的聖方濟各。相傳這位聖人能與動物溝通,主張萬物都是人類的兄弟姐妹,故後世奉他為生態環保聖人。聖方濟各雖然出身富裕家庭,但畢生過著苦行僧般的簡樸生活,致力幫助窮人,或許這就是教宗選此名號的原因吧:在這以拜金為上的社會,提醒世人要看清楚甚麽是貧、甚麽是富。

當選那天,一般教宗會選擇最華麗的服飾,但方濟各只穿上素白色的法衣。他拒絕乘坐教宗專用轎車,而堅持與其他樞機主教共乘巴士回家。他被視為教會內的改革派,在不同方面嘗試突破常規。但在此世道、在此制度,要推行任何改革、製造改變,一點也不容易,每一個意見、每一個動作都可以帶來不同的反對聲音。縱使如此,這位「一代宗師」還是堅持為弱勢發聲、對不公指責,如對資本主義、浪費丟棄文化的批判;對貧困、飢餓、童工、移民關顧的提醒;對待墮胎婦女、同性戀者、在囚人士的寬容慈悲等。觀點除了影響近十四億天主教徒之外,更是對各國領袖與傳媒的道德倡議。

天主教教宗會發出「通諭」,即對教會的最高正式教導文件,闡述對信仰、道德、社會議題的立場與指導。其中方濟各有一個稱為《願祢受讚頌》的通諭,聚焦生態與社會正義,呼籲全球關注環境危機、氣候變遷及人類對自然的剝削。通諭以聖方濟各的《造物讚》為靈感,提出「整體生態」Integral Ecology的概念,强調環境保護、貧困問題與個人信仰的關聯。縱是有點出世的思考觀點,但確實有著非常入世的行動呼籲。

到底是一無所有?還是一無所缺?這是圍繞著聖方濟的中心思考,對現世的我們就如霧鼓晨鐘般的終極反思。  

adblk6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SVhk創辦人,投身社會創業、社商創效、社區創生。為善而變,因變而善。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