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周三(16日)發布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香港從去年失去冠軍寶座,落後於競爭對手新加坡,終於重回第一。自由經濟體系是香港成功基石,剛剛發表的施政報告部分措施也能夠鞏固自由經濟基礎,未來值得加以發揮,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從來是地小人多,沒有天然資源,從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賴香港人獅子山下的拼搏精神,還有政府不作無謂干預,讓市場力量發揮極致。今年經濟自由度報告的排名是依據2021年的修正及2022年數據,在五方面進行評分,以10分為滿分。在165個經濟體中,香港以8.58分名列第一,新加坡則以8.55分屈居第二,第三是瑞士。早前譁眾取寵嘲香港已成為金融中心遺址的論述不攻自破,我們多年來努力維護的自由經濟制度仍然得到國際認同。
菲沙研究所是西方著名智庫,其中創辦人就有名言:「如果你重視這件事情,就要量度。」自由經濟是他們招牌量度指數,香港多年來都持續全球排名第一,研究員也會來港觀察制度變遷,並和本地智庫交流。這次評級沿用五個項目分析,在「國際貿易自由」(9.66分)及「監管」(8.86分)香港均位列首位;「穩健貨幣」(9.53分)的排名亦升至全球第三。但「政府規模」(7.34分)則排名第45位,「法律制度與產權」(7.49分)就排第21位。
香港去年失去全球自由經濟冠軍的名銜,主要在於「政府規模」這一部分,落後於新加坡的評分,從而影響整體評級。雖然今年香港重奪全球第一,但是在「政府規模」的排名仍然明顯落後。為甚麼自由經濟指數排名這麼重視政府規模?因為自由經濟的核心價值是政府盡量減少干預,如果一個經濟體系有太多政府新措施,政府人員數目不斷膨脹,政府開支佔據國民生產總值過高比例,這都會影響自由經濟的正常運作。
香港回歸之後,政府規模膨脹,公務員連同公營機構的公務人員數目不斷創新高,政府開支尾大不掉。儘管現在正面臨結構性財政赤字,日前公布的施政報告也沒有強調解決方向,更加沒有具體陳述省減政府開支,縮細公務員規模的方案。這也是未來香港能否繼續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地方的重大隱憂。
當然,施政報告也有鞏固自由經濟的措施,例如撤銷購買物業作為投資的按揭限制,容許投資移民計算購買物業作為基數,開展面向全球的黃金交易和儲存業務,簡化上市公司申請掛牌的流程,削減烈酒稅促進貿易量等等。可是港府不算太重視自由經濟世界第一這個稱號,未來應加以善用向世界說好香港故事,同時向市民解釋不同政策背後推進自由經濟的理念,讓過去香港成功的模式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