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為王的新定義
最近我為一個分享做準備,本來想省點工夫,叫AI給我一些建議。我用大會給我的主題,叫它寫一篇文章,它只用了幾秒鐘時間,便給我一篇400多字的文章,看似有紋有路,但其實內容空洞,參考價值不大。最後我還是用舊方法,自己構思內容和找例子。
互聯網發展初期,人們普遍說「內容為王」。因為要建立一個媒介平台,需要的人力物力少得多,網絡媒體蓬勃發展的結果是,媒介要追逐優質的內容,因此內容為王。但後來媒介的發展告訴我們,完全不生產內容的社交媒體或搜尋器,廣告收益比生產優質內容的媒體還要高,內容農場的充斥,也令用心做內容的媒體氣餒。現在人們普遍說「專注力為王」,內容是否優質不重要,能否引起人們的注意才是最重要,懂得運算法,即使內容沒營養,也沒有所謂。
現在生成式AI(AIGC)的出現,利用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自動生成文字、圖像、音頻或視頻內容。比起人類生產的內容,速度遠快,成本也遠低,甚至可以生成大量的個性化內容,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內容的數量將以更爆炸性的速度上升,而人們的注意力會成了更稀缺的資源。
當人們注意力成了更稀缺的資源,廣告效益會萎縮,廣告價格會熔斷式下降,這包括媒體的廣告費和廣告公司的製作費,廣告從業員一方面要利用AI,將製作成本遠遠降低;另一方面,市場對於廣告的創意和人情味會有更高的要求,才能從雜亂的信息中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