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3-14 04:30:33
日報

中美關稅戰背後的鴉片戰爭

分享:
芬太尼

美國企圖提高濫用藥物難度,反而加速了非法芬太尼的市場發展。(網上圖片)

減廢找源頭,減毒呢?

近日有關中美關稅戰的報道指,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要求中國停止向墨西哥出口生產芬太尼的化學品,對走私者判處死刑,並要求《人民日報》頭版刊登文章譴責芬太尼貿易。另一邊廂,中方輿論卻指責美國的濫藥問題源於大藥企與食品藥物管理局勾結:「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製藥業巨頭薩克勒家族旗下普渡製藥公司於1996年研發的止痛藥奧施康定。薩克勒家族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勾結,隱瞞該藥物的成癮性。」監管失當導致數百萬人成癮數十萬人死亡,源頭減毒要靠加強內部監管?我所知的經濟學答案不是這麼簡單。

adblk6

我應該是全港最早關注美國芬太尼危機的人。2018年,我去了華府探望上任不久的白宮經濟委員會首席經濟師莫里根(Casey Mulligan)。這位芝大老師當時跟我說,2009至2016年超過10萬美國人死於過量服食非法鴉片類藥物,2015與2016年更錄得美國半世紀以來首次連續兩年預期壽命下跌。

無奈,前朝奧巴馬政府一直冷待問題。莫里根還告訴我,都是鴉片類處方止痛藥管制先鬆後緊惹的禍,一次診斷後可重複取藥、一次診斷可取多個療程的藥物、聯邦醫療保險資助鴉片類處方止痛藥等等,都加速了「止痛藥文化」的形成,之後重新調整奧施康定配方使藥丸極難壓碎或溶於水,企圖提高濫用藥物難度反而加速了非法芬太尼的市場發展。於是,鴉片類處方止痛藥的價格自2000年先跌後急升,芬太尼等非法毒品價格卻從2014年開始大降。此消彼長,濫藥主要戰場由處方藥轉陣到地下市場,總鴉片類藥物的濫用不跌反升,我們都知道是因為非法市場的芬太尼實在太便宜了。

今時不同往日,今時進一步收緊奧施康定等處方止痛藥的監管,只會令其替代品非法芬太尼更吸引。事後孔明,Grok的答案今次值得一讀:「針對芬太尼危機的歷史源頭,進一步收緊奧施康定等處方止痛藥的監管有其合理性,但不能視為萬能解藥。這一措施可能在預防新成癮者方面發揮作用,但對當前危機的整體影響有限,甚至可能因需求轉移而適得其反。美國更迫切的任務是打破非法芬太尼的供應鏈,並從根本上降低毒品需求,否則僅靠收緊處方藥監管,難以扭轉這場持續惡化的公共衛生災難。」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