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塊多港元的時候,有朋友向我推薦中芯國際(981),我覺得該股業績太差,沒買,10月初,梁孟松入職消息公布後,我買了一些。沒想到,接下來的這一個多月,在內地資金的推動下,中芯國際大幅飆升,漲幅近四成。我買得不多,自然也沒有炫耀的意思,之所以說它,是因為我覺得,中芯國際近期的表現,無論是對於港股還是A股,都有很強的代表性。
港股市場對於中芯國際的爭議一直很大,就在上周五,我還看到內地的港股論壇上,有人撰文稱之為價值投資的「絞肉機」,更不用說香港本地投資者了,居高不下的沽空量就是一個最好的表態。記得我在兩年前就寫過文章,指出港股通很可能會徹底改變港股的生態,港股或將逐漸A股化。
現在看來,中芯國際的上漲,就是港股A股化最典型的標誌之一,它的基本邏輯完全是A股化的。沒有業績但有龐大的故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政府投入巨資,用A股投資者的話來說,它就是典型的核心資產。我認同這種邏輯的,所以我目前還不打算賣,至於龐大的沽空,我並不擔心,甚至我覺得,或許這就是日後它暴漲最好的動力(逼空)。
十九大之後,A股市場開始去挖掘報告中的機會,從目前來看,先進製造業正在成為市場熱詞,其中半導體晶片做為先進製造業的典範,在過去一個月被資金大幅炒作,A股中幾乎所有的半導體晶片類股都錄得不小的漲幅,中芯國際本質上也屬於這波炒作的範疇。
接近年底,大家在找明年的機會,我個人估計,先進製造業肯定是其中的一條主線,會反復炒作,其他我看好的還包括醫藥、軍工、國改等等,今後幾期,我會講講我看好這些板塊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