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呀唔係,各位讀者大家好。上星期在網上看到蕭若元和游學修辯論到底香港電影工業是否已死。蕭生斷言香港電影前途等於零,而游學修反擊說如果年輕人當機會等於零,等於叫他們去死!
那到底香港電影工業是否已死?根據蕭氏的批判思維方法,要得出一個可信的答案,我們首先要排除所有感情和利益關係。我先在這裡作個利益申報:蕭生我是認識的,游學修則只是朋友的朋友,但我以下的分析是完全沒有將個人感情放之在內。利申完,我就先說說我的答案:香港電影工業前途是否等於零,要視乎你的觀點和角度。
別誤會,我不是在扮獎門人。在解釋我的答案之前,讓我先講講兩個行內的數據。首先,我自己做過的研究發現,全球化之下荷李活電影愈來愈側重海外票房。在20年前,平均一套荷李活電影的海外票房佔總票房約四成左右,這比率在近年已大升至六成。另外,電影數碼化之下製作電影的成本大跌,入場門檻下降令(獨立)電影數目愈來愈多。在1980年代,美國電影院每年大約有200套電影上映,30年後這數字已上升2倍至600套左右。如果我們包括沒有在戲院上映的電影,單單是2012年就有近7,000套電影的產生!
這些數據對香港電影工業有甚麼含意?前者無疑是將香港電影工業推向死亡,因為在全球化帶動下荷李活最賣座的電影無論是卡士、製作以及宣傳,與資源有限的港產片愈來愈無得比。後者卻為港電影工業從業員帶來一點希望,因為製做及發行一套電影愈來愈容易,電影數碼化之下無論是男仔女仔、阿爸阿媽、阿哥家姐,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係王家衛。換句話說,新進電影人入行比幾十年前更容易。
其實,電影數碼化而入行的電影人以及他們所拍的(獨立)電影質素並不差,起碼從網上評分看觀眾都沒有覺得電影質素是今非昔比。其化文化產業如音樂業和出版業的經驗是,在數碼化令供應大增後,主流唱片商和出版商探星變得更容易,我相信電影業的情況亦相類似。
那到底香港電影工業是否已死呢?根據蕭氏的批判思維方法,在回答一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將問題定義清楚。香港電影工業死亡代表的是甚麼?如果代表的是香港電影工業再不會有大堆頭製作、投資成本億億聲,以及可以不斷輸出海外的港產片,那可能是吧。但如果代表的是香港電影工業的人才再沒有出頭天,我就不敢苟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