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糞便留滯於腸內,閉塞數天無法排出,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瀉」,透過服食瀉藥或外用通便劑將大便排放。然而,瀉下法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便秘人士,有兩類人甚至越瀉越塞。
瀉下法僅適用於實證便秘人士,這類人的大便呈乾結質地、腹中因大便滯塞而感覺脹滿、甚至壓痛。瀉下法能清泄腸中熱,有助恢復腸道水分,令大便變回軟潤得以排解。
假如其便秘屬「虛秘」,則不能用瀉法,體虛人士在瀉法的作用下會消耗更多氣血,導致便秘加重。「氣虛」便秘患者,大便質軟,惟有便意欲排解時感覺乏力、解下困難,甚至排便後感覺全身疲乏或有肛門脫垂。治療上應透過補益肺脾腎、溫中潤腸的方法,強化排便的「力氣」,日常可多采用各種補氣食材:白米、淮山、陳皮、北蓍、黨參、白朮等。
另外還有一類「血虛」型便秘患者,多見於老年人、產後、或熱病後人士,除了大便乾結外,全身整體都呈乾燥狀(皮膚乾、目口唇乾、咽喉乾等),這類人應采用養血潤腸的方法治理,常用食材包括:熟地、當歸、枸杞、何首烏、火麻仁等。
一旦便秘超過4天或以上,持續一個月或以上,應及早尋求醫師協助。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