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3-08-09 12:30:00

夾縫中的肩膊痛,令人攀不過肩峰

分享:
肩峰

年輕時自由自在的生活,就像無痛的肩關節般可活動自如。一旦步入中年,當工作與家庭的重擔壓在肩膊上,在內外夾擊下,便難以提臂振翅,也容易患上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這種因夾擊而產生的肩膊痛,源於負責提起手臂的肩旋肌肌腱,會在肩胛骨的肩峰下經過,再連接到上臂的肱骨。每當我們提臂工作或做運動時,肩峰下的狹小空間會進一步收窄,肩旋肌肌腱因而受到兩面骨骼夾擊,長此下去會引致肌腱勞損、發炎,甚至撕裂。連同肩峰下的滑囊軟墊,亦因受到夾擊而發炎。當患者提臂過頭時,會感到肩膊痛並且無力。除了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例如是上貨員),或參與球類或游泳等運動外,因長期坐姿不良而形成圓肩的白領,都有機會患上夾擊症。

大家可嘗試將手臂向外側伸展,由大腿外側(0度)抬至貼近耳朵(180度),來測試自己是否患上夾擊症。假如手臂舉至約60至120度時便感到肩膊痛,甚至痛楚蔓延至上臂,便需要及早求診。骨科醫生會為病人檢查,包括照X光來評估肩峰下的空間,有否收窄或形成骨刺,或是肌腱有否鈣化。而磁力共振可照出肌腱炎症和撕裂的程度,以及其它軟組織病變。

adblk7

夾擊症若置之不理,便可引致肩旋轉肌腱撕裂;萬一肌腱完全斷裂,患者就難以再提臂過頭。治療方面,減少提臂活動、消炎藥物和物理治療,都能夠紓緩痛楚和改善關節活動。如痛楚持續,則可在肩峰下注射類固醇及局部麻醉來改善炎症。如保守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後痛楚持續,加上磁力共振證實肩旋轉肌腱撕裂,則建議患者接受關節鏡手術。手術主要以微創方式,削平肩峰引致夾擊的部分,並修補撕裂的肌腱。術後需暫時戴上吊帶,接受6至8星期的復康治療。

adblk8

肩峰骨刺透過手術便可迎刃而解,但阻礙人前進的那座大山,只要懷着「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轉」的心境,也總會在人生的夾縫困境中找到出路。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