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不少宣稱某些營養補充品或有助增強免疫力。其實,只要實踐均衡飲食並攝取足夠營養素,便可以透過天然食物來維持免疫力。
- 蛋白質
主要從低脂肉類、海產、雞蛋、低/脫脂奶製品、乾豆及豆製品攝取,有助促進人體生長、修補身體組織和細胞,並於體內分解成氨基酸用作製造白血球和抗體。缺乏蛋白質的情況較常出現於小童(因身體持續地成長,蛋白質需求量較高)、長者(因口味轉變、肉類質地較硬和咀嚼能力減弱等原因導致減少進食肉類)、茹素人士(因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含量和質素均較肉類和奶品類食物低),從而影響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 鐵質
可分為血紅素鐵(較易被人體吸收,主要來自動物性食物)和非血紅素鐵(較難被人體吸收,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豆類、果仁),於體內構成紅血球以預防貧血。缺鐵性貧血令身體免疫力下降,較常出現於茹素人士(植物性食物中的鐵質吸收率較低,而腸道吸收比率亦受蔬菜、豆類和穀物中的植酸影響,阻礙了鐵質吸收)和周期性失血人士(女士和經常捐血的人士有可能因鐵質流失多於攝取而導致貧血)。因此,應適量攝取鐵質豐富的食物以預防貧血。
- 維生素C
橙、草莓、檸檬、西柚、奇異果、燈籠椒、木瓜、番茄等含豐富維生素C,有助促進抗體形成,更能幫助身體吸收來自植物性食物的鐵質,從而增強抵抗力。維生素C主要來自蔬菜水果,每天進食充足的蔬果有助身體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然而,根據衛生署2014 - 2015年度人口健康調查,94.4%人士攝取蔬果量不足,平均每人每天只攝入2.3份蔬果(建議分量為每天5份蔬果)。所以下次外出進食或購買外賣時,可考慮選擇「星級有營食肆」所提供的「蔬果之選」(多蔬果)菜式,助你增加蔬果攝取。
其實生活中只要遵從健康飲食金字塔的大原則,便能從不同食物中攝取多元化的營養素,無需依賴營養補充品。以維生素C為例,成年人每天建議攝入量為100毫克。簡單吃一個大橙(100毫克)或2個青奇異果(約130毫克)作小食已達至每天建議攝入量。如計劃服用營養補充品,亦應先諮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意見,不應盲目跟從購買。
作者為衛生署健康促進處營養師盧庭威
![「星級有營食肆」標貼](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5149508_Pp.png?itok=xyoMaTyn×tamp=1738818004)
「星級有營食肆」標貼
![「蔬果之選」](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5149520_Vx.png?itok=LAJyDQp7×tamp=1738818004)
「蔬果之選」
![「星級有營食肆」搜尋器](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5149505_hD.jpg?itok=oQfTWPF3×tamp=1738818004)
「星級有營食肆」搜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