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5-08 04:30:00
日報

孕婦產前產後情緒問題

分享:

Jade與同是任職投資顧問的丈夫,自大學畢業後努力拼搏多年,終於置業與成家立室。婚後兩人計劃「造人大計」,成功懷孕,但最近Jade的情緒變得波動,不時對丈夫大發脾氣,讓家人不禁擔心︰是否出現情緒問題了?


懷孕婦女較多情緒波動,可能與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有關;我們常聽到的「產前抑鬱症」,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在懷孕後才表現出抑鬱;另一種就是在懷孕前,婦女本身就有抑鬱症病史,在懷孕後病情又再活躍。臨床上,在懷孕後一直到分娩期間,出現抑鬱徵狀的機率相對較少,但若出現異常生理因素,例如得知胎兒有健康問題,或患上妊娠糖尿病等,孕婦便較有可能出現情緒問題;另一方面,若在懷孕後缺乏伴侶或家人支援,婦女出現「產前抑鬱症」的風險也較高。


婦女生育後第5日,荷爾蒙急速回落。情緒亦因而變得波動,失眠、不安和哭泣都是常見的現象。一般而言,一個月內情緒漸漸平復。有一成生育後婦女情緒持續困擾,失眠、抑鬱、煩躁、悶悶不樂,更甚者有輕生的念頭!有百分之一生育後婦女患有「產後思覺失調」,即出現思覺失調病徵,包括思維混亂、幻覺、妄想等症狀。患者愈來愈脫離現實,對自己、對家人及嬰兒的健康都構成威脅。


預防勝於治療,懷孕期間作充足的產前檢查,好好準備照顧新生命的誕生,加上丈夫及家人的支持,可以大大減少患上產後情緒病的風險。

adblk6


治療懷孕期間情緒困擾,以心理治療為主;如果沒有改善,便要考慮藥物治療。傳統抗抑鬱藥物及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可有效穩定情緒,也不會影響胎兒健康。情況嚴重者,便需要使用腦電擊治療,或腦磁激治療穩定情緒。


孕婦們應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況,如持續出現原因不明的沮喪、消極心情,對日常嗜好失去興趣,或是對於懷孕感到煩躁不安,建議及早與家人商量,有需要時尋求醫生專業意見。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