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8-04-23 06:00:00

常被誤解的腦癇症

分享:

「癲癇症」已於2010年被改稱為「腦癇症」,並獲醫院管理局認可在本港統一使用,希望透過正名來減低大眾對腦癇症的偏見和恐懼。

然而,由於部分患者病發時會出現不尋常的行為,於是令旁人產生誤會,其中不少人誤會腦癇症是精神病,但事實上它是一種因腦部神經系統活動出現異常的疾病,大多數患者不僅在精神及智力上與常人無異,也不會對旁人構成傷害。
 

此外,部份患者發作時,會出現肌肉僵硬、目光呆滯的症狀,容易令旁人誤會為發呆的偷懶行為,但這跟患者的工作能力無關。腦癇症患者遍布各行各業,能勝任不同類型的工作。事實上,不少歷史人物均是腦癇症患者,如:達文西、牛頓等,可見患者也可有卓越的工作能力,只是不適宜從事需要駕駛及操作機械的工作。

另一方面,患者大部分也可生育,建立自己的家庭,而他們在計劃懷孕前,應與醫生商量,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也可生育及誕下健康的嬰兒。過程中,醫生會協助患者,盼望他們可以擁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及組織家庭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