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5-31 04:30:00
日報

新一代量化磁力共振成像技術 更準確診斷疾病

分享:

磁力共振掃描是其中一種最常用的醫學影像診斷工具。與其他掃描方法如超聲波、X光和電腦斷層掃描等比較,磁力共振掃描的敏感度及成像解析度均是最高,且提供的軟組織訊號是獨一無二兼具高對比度,可以清楚顯示病灶位置及範圍。因此磁力共振掃描常應用於大腦、肝臟、關節和心臟等疾病的診斷,尤其是腫瘤、中風、大腦退化性病變等的疾病。 
 

目前磁力共振技術的瓶頸,就是其影像大多為非定量的圖像,也就是說,只能提供有或沒有某種組織結構等資訊,無法獲取箇中的核磁共振物理參數或化學成分,從而分析疾病的嚴重程度。

adblk6


新一代的「量化磁力共振技術」(Quantitative MRI),是目前影像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可以直接獲取正常和病變組織的物理化學特徵參數。目前科學家仍在探索量化磁力共振技術在臨床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有海外研究則發現這項技術可有助準確診斷出阿茲海默症、認知功能障礙、乳腺腫瘤和前列腺癌等疾病。以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為例,研究團隊利用了自己提出的一種稱為「磁力共振指紋」(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的量化成像技術,去掃描並準確診斷出前列腺癌患者。


這類研究雖然處於早期階段,但目前的結果揭示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也就是磁力共振技術會從非定量的影像技術,發展成一種結合物理化學參數的影像技術,進而提高醫學影像診斷的準確性。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放射診斷學系助理教授曹鵬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