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太陽高掛,紫外線指數節節上升,皮膚和眼睛曝露強烈紫外線下,很容易造成急性組織損傷,除了皮膚曬傷,眼睛也有機會出現強光性角膜炎,引發疼痛、畏光、視力下降等症狀。
太陽持續釋放出的輻射,除了可見光,還有肉眼看不到的紫外線和紅外線。一般而言,由早上十時至下午三時,愈接近赤道,紫外線指數會愈高;空氣愈清新,愈無污染或高度愈高的地方,紫外線就愈強。紫外線 (UV) 可依波長分為三類: UVA(320至400nm)、 UVB (280至320nm)和 UVC (100至280nm)。波長愈短,能量愈高,傷害性也愈大。幸好,UVC能被臭氧層阻隔,所以UVC的傷害並不普遍。而UVB則會造成白內障、強光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等。UVA之能量最低,皮膚曬黑就是UVA之作用。
我們的額頭、眉毛和睫毛會幫助阻擋了部分由空中來的紫外線,但在雪地活動者,由於乾淨的新雪會反射高達85%的紫外線,若無特別的防護,極易使眼睛受傷,就是所謂的雪盲症。雪盲症屬強光性角膜炎的一種,角結膜表皮細胞的核蛋白於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紫外線能量,使細胞受到傷害,並於數小時後逐漸死亡。因此患者於剛曝露時並不知道自己受到傷害,之後表皮細胞逐漸壞死脫落,神經末梢外露,令患者極度疼痛、淚流不止、畏光、眼睛紅腫、無法張開,才急住求醫。另外,在裝置有紫外線殺菌燈的實驗室或手術室之工作者,也有機會因意外的曝露在強度紫外線下而造成同樣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