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發病率在不斷升高,且發病年齡日趨年輕化。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程度又分為輕、中、重三型,脂肪肝出現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傷對機體的健康影響大,已引起人們的重視。現代醫學認為脂肪肝的出現與肥胖、酗酒、營養不良、糖尿病及某些對肝臟有損傷的藥物有關,其發病機制仍未完全明確。
中醫學把脂肪肝歸屬於「脅痛」等病的範疇,主要認為與飲食所傷、情志不遂及其他病的發展影響有關,病機為肝失疏泄,脾失健運,痰濁瘀積。中醫在辨證基礎上分型證治,重視原發病治療及誘發因素的去除,並重視綜合調理,飲食上戒酒及控制膏粱厚味的攝入,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均衡飲食,適宜的食量,去除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證有充足休息和睡眠,適量和適宜的運動並持之以恆,良好的治療和綜合調理有利脂肪肝的康復。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黃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