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11-12 04:30:00
日報

認識呃逆症防治得要領

分享:

呃逆是指胃氣上逆動膈,以氣逆上沖,喉間呃連聲,聲短而頻,令人不能自止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呃逆古稱「噦」,俗稱打嗝或「打思噎」。中醫學認為呃逆多由飲食不當,情志不遂和正氣虧虛等所致,胃失和降、氣逆動膈是呃逆的主要病機。臨床上呃逆有虛實之分,實證多為寒凝、火鬱、氣滯、痰阻、胃失和降;虛證每由脾腎陽虛,或胃陰耗損等正虛氣逆所致;亦有虛實夾雜並見者。依寒熱虛實分型證治,降逆止呃。由於打嗝常影響繼續進食和交談,不適感明顯。屬病情輕者,一些常用的治法可選用:如採用深呼吸法,少商穴、內關穴按壓法,適量飲暖開水等法,若應用得當,往往收到較快的止呃效果。至於控制進食刺激性食品,進食時少交談以免較多空氣進入胃腔,細嚼慢咽,讓心情舒暢,亦是預防打嗝的有效方法。而經常打嗝或出現頑固性呃逆應及時求醫診治,至於在急慢性疾病的嚴重階段出現呃逆不止,往往是胃氣衰敗的危象,預後不佳,應予警惕。
 

adblk6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黃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