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熱潮近年在香港興起,踏入秋冬更是舉行跑步賽事的旺季,而本港最大型的跑步盛事渣打馬拉松,報名人數也屢創新高。隨著渣馬比賽在即,積極備戰的跑手們不斷加強訓練,身體肌腱未必能及時復原,以致增加積勞成疾機會,「跑者膝」成為跑手們常見的痛症。
「跑者膝」的正式學名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髂脛束本身是一個筋膜束,從臀大肌連結到小腿外側,主要功能是維持大腿肌肉群的穩定性。跑步時,我們的膝關節反覆地彎曲及伸直,髂脛束也因磨擦而發炎勞損。起初跑者只會在運動時感到外膝輕微刺痛或發熱,隨著症狀加劇,休息時也會感疼痛。經常跨步跑、上下坡跑、突然大幅度加強訓練強度及距離等,均是患「跑者膝」的成因。
增強訓練量以提升運動表現並非唯一的途徑,運動復原在現今的科學化訓練中愈來愈備受重視。透過按摩放鬆、滾輪按壓、伸展運動等方法,有效助跑手們將疼痛症狀解除,減低勞損機會;相反,忽視痛症及運動復原,勉強訓練只會令痛症無法「斷尾」。本會設有物理治療及運動復康服務,歡迎致電2783 3636查詢。
作者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級物理治療師黃愉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