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2-05-18 04:30:31
日報

預防疲勞性骨折 休息是為了跑更遠的路

分享:
預防疲勞性骨折 休息是為了跑更遠的路

生活在壓力指數爆燈的香港,加上持續兩年多的抗疫馬拉松,早已令各階層巿民感到身心俱疲。別以為只管向前跑便可以早日抵達終點,而忽視中途休息和適時減壓的重要性。因為即使是正常的骨骼,在重複和過度的壓力下,亦會出現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約佔整體運動創傷近10%,而絕大多數骨折都發生於下肢骨骼。人體骨骼在承受外來壓力下,有自行修復和重塑的能力。但假如在運動時壓力的強度和頻率過度地提升,尤其臨急備戰馬拉松的選手,下肢骨骼在重複創傷後便無法復原,最終令微骨折演變成疲勞性骨折。與意外創傷所造成的骨折截然不同,疲勞性骨折患者並沒有明顯的受傷經過,而骨折所引致的痛楚通常只會在運動時產生。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前足的蹠骨、小腿的脛骨和腓骨,以及髖部的股骨頸等。

由於不少骨折患者會誤以為下肢痛楚,只是運動過後的肌肉痠痛或肌腱炎症,延誤求醫並不罕見。但即使在早期接受X光檢查,也較難察覺出明顯異常;及至數星期後的覆檢X光,才可照出骨折裂痕和骨外膜增生。因此就早期的疑似個案,最精準的診斷方法是照磁力共振。治療方面,大部分疲勞性骨折都屬於非移位且穩定的骨折,適合穿戴矯形器或打石膏來保護骨折至自然愈合,再配合止痛藥和物理治療促進復康進程。至於已移位或不穩定的骨折,例如是脛骨前側和股骨頸,便須接受內固定手術以防骨折愈合不理想。

adblk7

無論長跑練習或人生長跑,都不應單憑一口氣拼命地跑下去。要預防在半途上因疲勞性骨折而退賽,初階長跑者在訂立訓練計劃時,須留意以下幾點:

1.每周長跑距離的增長幅度應不多於10%;2.避免連續兩天操練長跑;3.長跑以外混合交叉訓練(例如游泳和踏單車);4.做肌肉強化運動,以提升身體在負重時的吸震能力;5.揀選具保護作用的跑鞋;6.攝取足夠鈣質和維他命D。
休息,原是為了明天可以跑更遠的路程。既然終點仍未在望,又何必只爭朝夕?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