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市樓市下挫,整體經濟向下行,拖累政府財政也面臨困境,預料2月28日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將不能避免提出開源節流的措施,以應付過千億的財赤。在此關鍵時刻,我們認為,政府應考慮趁此機會為樓市全面撤辣,回復到正常的市場調節運作,不要等到樓市真的出現斷崖式下跌時才出手,錯失穩定市場信心的時機。
推出樓市辣招原意是對付當時熾熱的炒風,但時移世易,現時樓市已是疲不能興,炒風不見,正如立會議員江玉歡所言:「我地而家幾渴望有人炒,而家就係冇人炒!」可以這樣理解,樓市辣招已過時,沒有存在必要,從這個意義來看,撤辣只是讓房地產市場回復正常操作,並沒有太大的提振作用。
事實上,樓市辣招是當時的非常手段,遏止不正常的炒風,而在辣招下市民的投資及人生部署可能都受到限制;例如不少夫婦不敢聯名買樓,以免「浪費」了名額,而已經聯名買樓的若想再買樓收租,就要先花一筆錢去甩名,以免多繳辣招稅,單純買樓投資收租的更是想都不要想了,至於想換樓改善生活環境或遷就子女校網的,亦必須小心行事,以免多繳印花稅。上述的小投資者都會因辣招而對正常的買賣樓宇有所猶豫,難怪現時二手樓市交投少得可憐。至於一手樓市場已是比較熱鬧,但仍屬淡靜。發展商存貨賣不去,資金不回籠自然缺乏動力再買地投地,連帶庫房也受影響。
有人認為,無論怎樣現時樓價仍是太高,起碼要讓樓價跌至年輕人買得起的水平才應全面撤辣。不過,這樣的想法未免太過天真,從過往經驗所見,樓市下跌時,想上車的人其實都不大願意入市,因為買樓始終有其投資屬性,跌市時他們的盤算是寧願租樓觀望也不想買「當頭跌」。而且,要讓樓市一直跌下去,要全港業主見證自己的資產蒸發,來讓部分人士變得有能力入市,這是否正確的做法?倒不如多興建居屋等資助房屋,讓年輕人想入市的有機會入市,才是應對年輕人置業需求的正道。
至於有人建議引入資產增值稅,在現時市況下絕不宜考慮,更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後果恐怕是災難性的,切實要小心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