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睇電影《食神》,最鍾意嘅片段唔係天台office屙屎博老細歡心上位嗰段,而係家燕姐做評判嗰陣,佢原本想畀星爺「食神」之稱號,點知佢屋企人又呢樣,有晒痛腳畀人揸住,真係好痛苦,最後都係要判星爺輸咗。
政治人物都係一樣。幾時留低,點樣留低,為何留低,都係一念之差。呢個星期,英國政壇真係風雲驟變。首相May姐,為咗保住權位,借因為返工睇鹹網而辭職的閣員的機會,改組一下內閣,轉下音樂椅啦。點知佢搵啲閣員入去傾,有人唔領情,索性劈炮,搞到May 姐好尷尬,仲響公眾面前,搞咗一次小型的政治危機!
你會問:老細轉人,換吓位,咪當一次轉換工作機會,學多啲嘢,唔係更好咩?但大家唔好忘記,英國之內閣制,唔係美帝之總統制。美帝之總統制,係一人話事之制度,老細唔like可以即刻叫你鬆人。英國內閣制之意思,係大家都係國會議員,內閣成員只係有行政職位而已。至於首相,起初,大家要知道都係國會議員,一樣咁高咁大,你只不過有個Prime字,然後係minister,而唔係P字之President。
所以,英國首相唔可以用一種絕對權威之態度去指揮其他閣員做嘢,轉換職位,將你由外相又調去做商務大臣。咁即係話,如果May姐你委任我做閣員,我會多謝你,但你唔係有絕對之權力,我地閣員都有自己的想法及打算。你首相大人之大局,係你嘅問題。當你要我注意大局做閣員時,呢個係你首相之大局,未必係我作為國會議員之國家大局。我冇必要去維護你嘅大局。你唔可以迫我留低幫你做事。
英國係老牌民主大國,佢地議政文化好成熟,大難臨頭各自飛係常態。所以,佢地做首相嘅,要上位嘅,點都好一定有一個班底。然後呢個班底贏咗選舉之後,佢地就會走出去同其他派系合作共治。一個班底唔會自己玩晒,亦唔能大到一人獨大,隻手遮天。分權係常態,離開是常態。當呢啲閣員發覺自身有醜聞,就算首相叫佢留低,佢都未必咁樣做。因為為咗政治醜聞而下台,佢地響day one從政時已經好明白,你的醜聞會影響嘅係大局。呢個大局,短期內未必衝擊到政權,但好可能會影響自己以及政黨之政治前途,更加係負責任之行為。
但香港呢?有局長司長出事,老細叫佢為咗大局唔准辭職,情有可原。因為剛上任就辭職,對團隊影響好大,但係,呢啲老細又知唔知,死撐唔辭職之後果會點呢?五年前,有個領袖又係咁樣,唔畀醜聞上身之囤地局長辭職。後來呢?呢位囤地大官,仲可以升職,但係上司就冇得續任。
前車可鑒,華姐係未要走,定係維護緊人地之大局呢?我唔識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