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May May 向我介紹音樂劇《一屋寶貝》。我雖然不是音樂人,但對於別人如何借文字表達心中所想很感興趣,現借此平台與觀眾分析其主題曲《一屋寶貝》的旋律結構。
寫作,特別是商業寫作,十分着重與讀者的溝通,所以這類的寫作需要策略地重複關鍵詞,以加強讀者印象。同理,為達到這個目的,粵語流行曲常以四段體AA-BA旋律填詞。
四段體AA-BA,結構有點類近中文寫作中的起承轉合。A段是兼備「起」與「承」,通常兩句為一組,句中常常使用關鍵詞,也就是此曲靈魂。許多金句也是在這一段旋律中出現。
再看《一屋寶貝》,此曲在父親死後回到家裏,看顧自己家人後唱出,AA段是這樣寫的:
一屋寶貝 千姿百艷 送給
心肝寶貝 留言在最終回
一屋寶貝 花多眼亂 至少
心肝寶貝 斜陽沒有化灰
很明顯「寶貝」是這首曲的關鍵詞,它在這四句中重複了四次,提醒觀眾,這個已經死去的父親,是何等重視他的孩子。A段結束,接下來就是B段,也就是「轉」。B段共有三句,是A段感情的延伸,是整段感情的高潮。
多得今生有這相會
光陰的雙腳走不回
看見你快樂已不用言悔
B段結束後,整首曲又回到了A段:
一屋寶貝 風光再現 送給
心肝寶貝 成年後再相陪
一屋寶貝 今天放下 送給
心肝寶貝 來年代我碰杯
理論上,這段就是結束段了,但岑偉宗再加了一個BA 段,把「轉」的時間拖長,可能是因為這一段是全劇最重要的情節,所以「轉」他再寫三句,最後再以「寶貝」作「合」,結束整首曲。
當一天出嫁的姊妹
於身邊跟你想一回
似帶我看著你一路無悔
一屋寶貝這相會
心肝寶貝這章回
有過你令我今日無悔
流行曲的四段體AA-BA格式是傳統寫作中「起承轉合」中,比較新頴有趣的表達模式。筆者十分喜歡以文字表達所想,很享受文字與觀眾同步的感覺,奈何現在社會討論如何改進中文寫作時,總是想着要學生學寫簡化字與學習普通話,比較少人鼓勵不同類型的創作。對喜歡不同類型創作的讀者,不妨一聽此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