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積金局近期諮詢勞資雙方,初步建議強積金供款入息下限由7,100元增至10,100元,上限由3萬元增至3.3萬元。這建議在經濟不景的當下,增加僱主的經營成本,削減僱主增加聘請員工的意欲,加速科技取代人力崗位,也沒有解決強積金制度的根本問題。
如按當前建議推行,即月入少於10,100元僱員毋須供款,而僱主須供款5%;勞資各自每月供款上限由1,500元增至1,650元。這建議表面上只是增加了僱主成本,但在實際運作層面,僱主一直將強積金供款成本,計算在聘請員工的總開支上。真正最受影響的將會是打工仔,削減了實質支配自己工資的比例,所以坊間也有人稱呼強積金為強迫金。
人力資源管理公司ManpowerGroup香港上月就公布最新的2025年第一季「就業展望調查」報告,揭示2025年僱主的招聘想法,其中有28%將會縮減人手。該機構還向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共40,413名僱主進行調查,經季節性調整的數據顯示,全球就業展望指數為+25%,香港來季淨就業指數則錄得+6%,遠低於全球,亦按季下跌2個百分點。
事實上,香港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採取全球最嚴謹的防疫措施,延後的經濟衰退並不可能不出現。在通關復常超過一年之後,人們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不少一直艱苦經營的中小企業也要選擇倒閉,有關情況在本年也將持續惡化。破產管理署數據顯示,2024年破產呈請書數字9190宗,是2015年後最高,按年升約17%。而去年由法院頒布的破產令更由7,348宗增至8,553宗,比疫情及社會事件發生之際更差。
再加上香港作為開放型經濟體,地緣政治經濟動盪,直接影響本地經濟表現。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暫時未對中國實施選舉時聲稱的增加六成關稅,但現在增加中國關稅一成,也可能是小試牛刀,香港在中美角力之中也不會好受。
既然強積金供款上限經歷十多年也未有更改,現在並不是理想時候調整有關標準。積金局還不如集中精力,降低強積金行政收費,避免蠶食打工仔退休生活資金,其中容許將強積金存放在定期存款,就能夠完全避免行政費問題。更深層的檢討是,仿效新加坡退休制度,容許強積金作為置業用途,當退休時擁有已供滿按揭的自住物業,就可以逆按揭作為安老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