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或者精神健康,以前總是與成年人掛鉤,認為大人有經濟負擔,又要面對工作和家庭壓力等,情緒好容易爆煲,但現今現實是小孩子也有不少的情緒問題。看看新聞,有時確實嚇親人,小學生已經患有抑鬱症、焦慮症,甚至有些走上自殺的末路。在香港這個追求學術表現、競爭行先的社會,關注小孩子情緒健康已是刻不容緩,教懂他們如何合適表達情緒,如何與人正面溝通,化解紛爭,比起考試是否攞一百分,更加終生受用。
作為成年人的我,有時都會不經意地說出一些有破壞性、具殺傷力的說話。例如我經常對老公講:「成日咁夜瞓,命都短幾年!」阿仔也不能倖免,經常被我恐嚇:「你係咪想我發火?」有時冷靜下來,講這些帶點暴力成分的話,解決不到問題,反而增加大家的抗爭,但卻總是衝口而出。溝通,的確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有一種溝通叫「善意溝通」或者「非暴力溝通」,現在正由兩位後生仔Raymond和Matthew(圖)在本地小學進行推廣。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一些「小學雞」的玩意,我作為大人也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掌握得到。不過如果可以從小認識和學習,把這種溝通方式成為一種習慣,比起我現在一把年紀才來吸收會容易和有效得多。
本身分別就讀政治和法律的Raymond和Matthew,一畢業後沒有從事本業,卻走去做老師。教書期間發現香港教育沒有關注小孩子的情緒發展,一味要求他們要好成績、攞金牌,反而對於一些日常需要面對的問題例如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喜怒哀樂的處理,卻點滴不提。學生唔識,老師亦毫無頭緒。於是他們在去年成立了社企「Just Feel」,引導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達成共識去解決矛盾,免得埋藏一些負面的情緒,傷身又傷心。
何謂「善意溝通」?下次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