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剛畢業的新鮮人, 還是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但仍然對自己身處的行業或職位感到迷茫的你,對找尋下一份工作時可能不時感到困惑。已經不想再兜兜轉轉,但到底哪一份工作才適合我?還是我應該每份感興趣的工作都去試試?與其像隻盲頭烏蠅,不如先看看以下5點是否能給你一點啓示。
⚫了解自己性格
要挑選適合的工作方向,很大程度可以參考自己的性格特質。究竟長處是有創意、平易近人、口才好、細心、喜歡穩定、還是愛團隊合作?這很影響你的職業選擇。如果自己不夠了解自己,可以選擇專業測評機構的性格測試,例如較多人使用的DISC、MBTI或者9型人格等等。這些專業測評一般會較爲詳盡地分析個人性格,除了長短處外,亦會建議適合從事的行業或職業等等。
⚫審視過往經歷
我們必須要仔細地審視自己過往的經歷, 才能得出自己喜歡的和自己擅長的是什麽。例如你在大學的時候很喜歡搞活動,仔細想想是喜歡哪部分呢?
是一開始的創意策劃?活動宣傳?與相關人士的協調溝通?如果不仔細分拆,單單「搞活動」未必能確切知道自己的興趣和長處。回想自己喜歡的學科、喜歡的活動、喜歡的工作的時候,可以仔細分析到底是那一部分引起你的興趣,得有頭緒之後再作反覆驗證得出答案。
⚫別給某某行業既定印象捆綁
不下數十次聽人説過,我喜歡和人溝通,所以想從事人力資源;雖然修讀財務會計,但太沉悶死板了,我想我會轉行。
人力資源相關的很多工作都未必需要和大量人群互動,相反如果喜歡和人溝通,會否選擇客戶服務、公關、銷售?財務會計類的初級工作,一般的確會較沉悶和機械化,但當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後,可以選擇不同的發展方向,比如資訊科技方向、咨詢顧問方向等等,工作内容相對上不會過於偏重日常化的營運工作,也要運用更多不同技能。
很多時候大家對某些行業或工種都有一些錯誤或既定的理解,在投身或選擇工作之前,應該多去了解該實際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要求,亦要明白未必有工作能完美切合你的要求,在喜歡的工作内容以外,可能都需要承擔自己不擅長的部分。
⚫別給現在的職位局限想像,你的經驗已不期累積
很多人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都會萌生是否轉行的疑惑。我們暫不討論轉行的決定對不對,不少人沒有做出決定,是因爲害怕之前經驗會被一掃而空,到新行業需要從頭做起,又或者正在擔任的職位所需技能與新行業完全不相關,無法説法對方聘請你。
抱持這樣想法的人,往往會被自己的想法局限,放棄了職場上其他可能性。除了累積專業技能(硬實力)外,亦要不斷鍛煉我們的軟實力。
你當過秘書,訓練的是組織和協調能力;
你當過前線銷售人員,訓練的是溝通、談判、説服的能力;
不管你擔任何種職位,如果你公司有不同國籍的人,你訓練了語言能力;
若公司工作强度大時間長,你則訓練了刻苦的精神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無需永遠在同一公司、擔當相類似的職位,只要在找尋下一份工作時,遞上一份著重説明你擁有的能力的CV就可以了(當然你的能力與想要應徵的工作要有關連)。沒有從事過的行業,經驗上或較其他有相關經驗的應聘者少,但不代表能力不重要。千萬別給現時的職位局限,不去嘗試應徵你嚮往的工作。
⚫給自己找對一個未來的目標
俗語說:人無夢想和鹹魚沒有分別。若無未來的一個目標,每天日復日的工作也不知何去何從。有想實現的夢想或目標很重要,而這個目標也因人而異。比如想開一間咖啡店、想成爲部門主管、想實現財務自由等等。這些目標能夠指引你當下需要實行的計劃。
如果你想開一間咖啡店,除了產品和技術,店鋪營運、財務會計、市場推廣等等都是需要的技能,現在是否需要開始找不同的工作機會去學習相關知識呢?
如果你想成爲部門主管,除了部門相關核心技能,你有沒有留意主管需要具備的條件,像是人員管理、行業知識、獨立執行和判斷能力、高階的溝通協調技巧等等。
在選擇下一份工作之前,會否想想這份工作能否給予你機會去鍛煉這些技能?如果有一份工作薪酬較多,但工作内容和你現在的差不多;另一份工作薪酬較少,但能夠給你機會學習相關技能,如何選擇呢?如果你想實現財務自由,那麽即使工作條件差、工時長、工作内容或許很重複,但薪酬相對較高便是你的選擇了。
作者Rebecca Lau是星職堂創辦人,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在職場打滾多年,專注於年輕人就業和探索自己的職涯發展。星職堂提供多種職涯諮詢服務,歡迎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FB: Singjikacademy / 星職堂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