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郵輪碼頭昨日中午有郵輪泊岸,旅客接駁交通工具總體還算可以接受。但是郵輪碼頭的根本規劃問題已經多次充分暴露,似乎政府未有決心對症下藥,顯露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補鑊心態」。
整個啟德發展區的規劃敗筆是保留了整條跑道,當年發展赤鱲角新機場,社會上對於啟德機場的運用有兩個取向。第一個是保留原有跑道的外貌,第二個是將跑道旁邊海域填海,連結第二個市中心九龍東。當然最後是保留原有面貌的取向勝出了,還加上後來維港兩岸不能夠輕易填海的司法覆核結果,今天郵輪碼頭因而設置於跑道末端。
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倔頭巷」是很難人流如鯽的,現時郵輪碼頭周邊並沒有吸引人流的任何設施,連原本旁邊的大草地也在疫情期間徵用為防疫中心,可說是門堪羅雀。這個沉重的教訓是在規劃的時候,倘若保留沒有效益的設計,社會大眾將會附上沉重的代價。
其實政府本來有第二次挽回郵輪碼頭興旺的機會,當年全球招標用BOT形式發展郵輪碼頭,容許私人企業運用民間靈活變通智慧活化碼頭周邊項目,包括設置酒店商場等等。可惜最後政府決定流標,自行撥出公帑發展今天的啟德郵輪碼頭。沒有了盈利推動,官僚系統只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
如今提升香港啟德郵輪碼頭的營運效益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要增加碼頭設施,引入民營企業投資增加更多的便利設施,例如商店、餐廳、娛樂設施等,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政府在財政赤字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將啟德郵輪碼頭出售,讓市場力量充分發揮。
其次要提高碼頭效率,改善碼頭的運作流程,例如提高行李處理、乘客登船、離船等流程的效率,以縮短乘客在碼頭的等待時間,提高碼頭的容量和效率。定立和執行KPI,相信民營企業比政府官僚會落實得更加妥貼。
當政府官員在上半年四處「Hello Hong Kong」,究竟有沒有替郵輪碼頭「賣廣告」?增加航班和航線需要各方面協力推廣,增加來往於其他目的地之間的航班,以吸引更多的郵輪乘客。此外,可以考慮開闢新的航線,吸引更多的郵輪公司使用香港作母港碼頭。跨國的大型民營企業相信在這方面比政府更加有網絡和經驗。
最後改善周邊交通就不得不由政府部門全力配合,重新設計輕軌或云巴改善周邊交通狀況,鼓勵「紅Van」非專線小巴滿足高峰需求,規範海外遊客慣常使用的網約車共享平台,以方便乘客前往和離開碼頭,提高碼頭的交通便利性。
出售啟德郵輪碼頭是終極解決問題的建議,具體的營運策略需要根據市場需要重新定立,這樣才不會再出現十室九空的碼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