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時愚惑,為方士所欺。天下豈有仙人?盡妖妄耳!節食服藥,差可少病而已。」是漢武帝晚年的頓悟。追求長生不老,不如少病少痛?
財富累積加上人口老化,健康長壽的醫療需求是史無前例的。從供應角度看,老化非病加上醫療監管,健康長壽的醫療供應卻遠遠落後於需求。醫療之外,需求唯有靠「食、玩、瞓、郁」健康四大支柱補足。從白藜蘆醇到NAD前體,監管寬鬆得多的食物補充品在抗衰老市場紅極一時。成效如何?因為自我感覺良好的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不要輕信消費者的主觀感受。服用糖尿病這藥甲福明(Metformin)或其他常用處方藥與低死亡率的統計關聯,我認為是不太可靠。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主導的干預測試計劃(ITP)被老化科學界視為測試長壽藥的黃金標準,自2002年ITP測試過近百種化合物,包括抗衰老界紅極一時的白藜蘆醇和不老藥新貴NR。
市場不會告訴你,白藜蘆醇或樂加欣的主要成分NR對延長實驗室小鼠壽命沒作用。過去22年間,ITP一共公布11種有效延長實驗室小鼠壽命的化合物,包括:阿斯匹靈、去甲二氫愈創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雷帕霉素(rapamycin)、17α-雌二醇(17α-estradiol)、阿卡波糖(acarbose)、普天登(Protandim)、甘胺酸(glycine)、卡格列淨 (canagliflozin)、卡托普利(captopril)、蝦紅素(astaxanthin)、美克洛嗪(meclizine)。當中,老化科學界的共識是雷帕霉素才是長壽藥黃金標準。
成功延長酵母、線蟲、果蠅、小鼠壽命,平均來說延長壽命約兩成。醫治老從口入的雷帕霉素抑制mTOR,是其中一個已確認的生物老化過程途徑:降低mTOR的活性,細胞停止複製並在個別細胞增強自噬作用,藉此修復細胞減緩衰老。除延壽,研究亦顯示復活素對個別衰老相關疾病有預防、延遲或治療作用,包括癌症、免疫力下降、皮膚老化等,更有一定臨牀實驗證支持。問題來了,市場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導致市場上長壽藥的黃金標準不及被ITP實驗否定的NAD前體甚至白藜蘆醇普及?
首先,成為長壽藥黃金標準前,雷帕霉素在醫療界眼中就是供器官移殖病人使用的免疫力抑制藥物。高劑量使用雷帕霉素,成功降低免疫力避免移殖器官排斥帶來的種種副作用,不容易令人聯想到只要適當劑量同時能夠延年益壽。從經濟角度,對專利期已過的雷帕霉素來說藥廠是不太願意作重大投資找出這適當劑量。這是老藥新用面對的挑戰,尤其當老化本身還未被視為一種疾病。要市場承認雷帕霉素為長壽藥,老化科學界還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