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5-12-22 06:00:00

我的摯友,謝謝妳

分享:
小王子的名言:『人生所需的(如友誼),都是以心去感受判斷而不是肉眼能看見的。』(網上圖片)

小王子的名言:『人生所需的(如友誼),都是以心去感受判斷而不是肉眼能看見的。』(網上圖片)

每年的聖誕節和新年,你會跟良朋暢聚歡度嗎?筆者是七十後,自幼稚園低班至中六移民前整個成長歲月都是讀同一所學校,生活社交圈子小卻綿長穩定,偶爾經歷的分離多是九十年代初中學同學飛往英美加澳紐等地升學或移民,有趣的是各人如雨點四散在地球不同角落生活多年後,大部分都在回歸香港後又自自然然跟自己同期相熟的同學再聚起來,而無論當中曾分散多久也不算緊密聯繫,每次相聚相處時那份口沫橫飛親切自在也一如既往,令人心裡感到踏實溫暖,近日一位老同學又再度移民他國,除了為她送上無限祝福心裡也有著實有點依依不捨!

adblk6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綜合人的一生,除了頭幾年嬰兒期未懂與別人溝通交流之外,摯友從少年至老年的角色都是舉足輕重,朋友甚至比親人更有能帶來歡愉、舒緩壓力、和讓人認識了解自己,為甚麼呢?其中一種解釋是因為『選擇』,血源所帶來的關系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算是上天的安排,是被動而存在責任和義務的,但友誼的建立與發展相對有更大的自主和選擇空間,而你與友人之間並無任何責任或義務必須交往關心,所以無論已分開了多遠多久,或日常工作是多忙多累,但一有機會大家仍然不時主動抽空相聚,反映這些同伴存在一些可愛可親的特質,也沒有令人不能容忍的人格缺陷,是對個人的一種正面肯定,友誼的起點也許有偶然的成分,但友誼的延續需要我們以自身的魅力掙回來的,難怪擁有知己密友跟幸福感 (happiness) 和自尊感 (self-esteem) 產生正面關聯 (positively correlated)。

佳節來臨,除了祝福,你我都應該同時感激還在身邊一起慶賀的老朋友,我們一生中遇見和認識的人太多但光陰寶貴心力始終有限事實不可能全數深交成為良朋,無論是誰跟誰認識了已有好些日子而仍樂意並身體力行相互維繫友誼直到今天,這肯定是種心之選擇,也借此向我的摯友致謝,在我成長的歲月裡有妳同行,太好了!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