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治療師,你估我們最怕是甚麼?我最怕的就是大姆指及手腕痛,因大大影響到自己工作中的治療成效(進行不同的手法治療時所需要的手力及指力),亦關乎到安全的問題(因進行不同的中風復康時需要較多的人力轉移及提舉)。拇指的確十分重要,你試想著沒有拇指,很多日常生活都會出現大問題 — 你不可以單手用電話、你不能輕易的用手指拿起細少的物品、你不能有效的將物品夾起…… 很多細微的動作都會變得困難。
由於拇指如此重要,出現勞損的機會亦會提升,較常見的是窄性肌腱滑膜炎,或一般我們叫作的「媽媽手」。典型症狀是大拇指側局部出現腫脹、緊繃、疼痛,甚至卡住的感覺,通常清晨起床時最為明顯。當大拇指用力伸展時,就會看到側邊靠近手腕的地方,有兩條明顯的肌腱從指側面延伸而下。而日常手腕施力做扭轉動作,或大拇指反覆或持續外展、張握動作重複太多,上述兩條肌腱的滑膜易出現勞損發炎,繼而壓迫局部的肌腱,令肌腱滑動不順,就形成了媽媽手。患者常感覺疼痛及腫脹不適,亦大大影響日常生活。
所以,我們於運動時必需好好保護我們的拇指,例如進行球類活動(排球、籃球為主)時,小心球的落點及避免手指錯誤被球擊中(俗稱的穿魚蛋);進行負重運動時,以正確的方法握緊錏鈴,以避免稍一失去平衡時啞鈴向下跌時拉傷拇指的筋鍵。有需要時,可用非彈性的醫療膠布固定手指的位指,亦不要忽視為手指及手腕進行適當的伸展運動;另一方面,避免拇指過度的進行重覆性的動作,例如用智能電話、進行清潔、扭毛巾等等的動作,每十五分鐘都要有一個短休,以減低拇指出現問題的機會。如此,我們就可以繼續輕鬆的給我們身邊的人及事一個「LIKE」啦!
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R3綜合體健中心一級物理治療師謝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