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指排便困難,便質乾硬,排便次數減少,或便質不硬但排便困難。
慢性功能性便秘臨床上較常見,中醫對慢性便秘辨證有虛證和實證的不同,氣虛便秘是虛證便秘較常見的一種。主要證候有排便無力,腹中隱隱作痛,喜揉喜按,乏力懶言,食慾不振。治法宜益氣運脾,潤腸通便,代表方為《金匱翼》黃芪湯加減,方中主藥黃芪,補中益氣,助脾健運,並與方中藥物配伍發揮藥效。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溏或完穀不化,甚或如水樣。中醫對洩瀉分型辨證論治,其中脾胃虛弱型便秘在慢性洩瀉中較常見,其主要證候有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食少,食後脘悶不舒,神疲倦怠等。治宜健脾益氣,化濕止瀉,代表方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參苓白朮散加減,方中人參、茯苓、白朮益氣健脾滲濕為主藥,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共同發揮藥效。
異病同治,中醫臨床強調辨證
論治,脾氣虛便秘或腹瀉均可選用健脾益氣治法,而具體方藥須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副教授黃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