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令人敗壞,無限制的權力令人無限制的敗壞」(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這是英國歷史學家Lord Acton於1887年所講嘅名言。
權力嘅探討範圍甚廣,但近年深感權力可以因為個人嘅好處而去剝削別人嘅利益。不論長官嘅機場行李、局方嘅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甚至校長嘅「土皇帝」式管理,都見權力之運用不作克制,足以容易令人因一己之利而步向敗壞,連群帶埋堆人士,亦盲撐表態,無奈背後由別人付上失業、缺錢甚至喪命的代價。
有權力者無能力
80年代香港經濟步入先進城市之列,赤貧人口顯著減少。新市鎮及公營房屋大規模嘅興建,叫木屋區及臨時房屋區嘅苦況徹底改善。甚至於香港回歸之前,港英政府亦決心將籠屋問題根治,又點會諗到經過20多年城市發展,劏房及工廈嘅惡劣居住環境又再出現。彷彿知識型經濟社會越走向前,叫政府盈餘同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同樣屢創歷史。
現今香港高官較80年代更有遠見和創意,尤其政策以及定義上更破舊立新叫全球譁然。正當香港與日本於平均人口最長壽命上叮噹馬頭,局長有遠見預計港人年紀可達至120,一夜間全民增長30幾歲,從新將60歲定為中年更可持續就業,實在超越所累積之醫療及保險專業知識,帶領香港市民仿效他們登陸後仍然於官場活躍被器重,專車接送唔使識用八達通。可悲係absolute闊斧於千億工程,卻corrupt吝嗇弱勢社群,於每月僅餘中再扣除千銀,真係所謂老有所依政策。
有能力者無權力
講起老有所為,就真係悲傷。差不多大街小巷,都見唔少長者好天曬落雨淋,為生活奔波於雷暴大雨,全日遊走幾公里起碼十小時;由冬季至夏季,執拾、破開、摺疊、拖着一大堆紙皮與及疲倦嘅身軀自食其力地穿梭。
眼見拾荒只是表面,其實內裏不乏無家人士。每天瑟縮街角,無瓦遮頭,生涯被廢紙規劃,生活被政策刪減。可悲情境路人皆見,習慣之下麻木待之。由80年代對遊客嘅好客之道,到今日對弱勢群體嘅視若無睹。不論工程引致地面沉降,又被揭發幾多不合格之螺絲帽,不斷將初定的最低安全標準去作突破。花33億用來將班次加緊壓迫,邊個估到列車會因此相撞;香港空間有限,但就不斷放寬遊客。街頭拾荒、削減津貼、交通癱瘓、醫療超載,正好反映現時管理香港之文化。回收政策、貧窮保障,急市民所急也不及國歌法。
真魅力為感染力
不斷投資大型基建,可惜看不到具體生活的轉變。昔日政策急着市民所需,今天則犧牲港人以完成大國。愛國愛港,誰人快樂;良心遺忘,每下愈況;一分耕耘理應可一分收穫,可惜現在管治變為不再是熟悉的地方,難免叫人嚮往昔日風光。其實有一種流芳百世嘅權力,叫做感染力,永遠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