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4-26 06:00:00

連根拔起的社區重建

分享:

曾幾何時,小朋友落堂就是放學,回家就是玩樂,使乜黃昏仲要趕去補習,一班人上完一堆課程,又要單獨再面對功課。再唔係跆拳道,或者珠心算琴棋書畫,總之就係快樂以外乜都充塞著頭腦。

 

香港人生活可以好極端,同班同學可以分別嘆住豪宅或瑟縮工廈;活於同一社區,兩者各自冷暖人間。貧富懸殊絕非近年的新鮮事,但是赤貧與中產實在起步於兩條不同起跑線,孤軍作戰與充滿幕僚的分別。


日見夜見於同一屋簷
八十年代小學生,多數住同一地區;雖然有臨時房屋區,以及私人大廈的差別,不過貧富不至於極端懸殊,大部分更來自三、四個屋邨。學校建設為利便社區學生,返學放學總是三五成群;尤其昔日分為上下午班,中午時段就是兩批相遇之高峰,肩摩轂擊的熱鬧,帶來小社區的活潑氣息。在未有引入外傭的從前,不難發現爺爺嫲嫲退休後新使命的目標,就是安全接送為名,麵包及雪糕為實的最受歡迎,每日將三代人去緊密扣連。
一段看似簡單的接送,帶旺邨內店舖。昔日屋邨,酒樓連同報紙檔、傢俬店、士多雜貨米舖、中西合璧藥材舖、豬肉牛肉海鮮魚檔、攝影冲曬、粥麵店茶餐廳、麵包西餅、文具舖,再加一個警崗或派出所,連同公園及滑梯,如此組成小小社區,亦反映居民實際所需。

彈乒乓波機,八十年代文具舖的店外必備。

彈乒乓波機,八十年代文具舖的店外必備。

僅存的文具店舖,實際提供學生課堂與及生活樂趣所需。

僅存的文具店舖,實際提供學生課堂與及生活樂趣所需。

僱員僱主住同一大廈
原來簡單生活就是美好,人生最需要的正是一分可回味的快樂。一段數分鐘之閒話路程,就是重複又重複的滿足。近年潮流話題略提小店,甚麼特色小食和隱世味道,其實昔日屋邨商店所提供的多為一般貨色,不過那份親切以及親民的裝修,上居下舖大家共同生活質素,不會彼此環境差異而格格不入。尤其昔日大家接近時期入住社區,正是反映出一份已經out咗的獅子山下同舟共濟感覺。

隨著舊區陸續重建,拆卸的舊有屋邨以及低密度住宅變作摩天大廈,新建之平台已經是舊有的高層,可以離地就盡量離地。不論在商場之上或者超高樓底的屋苑,再入住宅大堂,長期人少而冷氣充足,連升降機內壁都要以雲石作為裝潢,何來節約能源以及環保城市。

舊區重建,消失的還有眼前不用抬頭的天空。

舊區重建,消失的還有眼前不用抬頭的天空。

一街之隔,恍如置身平衡時空。

一街之隔,恍如置身平衡時空。

推倒重來非同一空間
屋苑花園設施純粹作為點綴,犧牲了昔日的鞦韆及鐵架,叫孩子的前額神經系統缺乏訓練,影響重力、空間、平衡與協調等訊息整合,過分保護下怕跌怕痛,只懂得拿著手機打打殺殺,於虛擬世界對戰中大叫地追逐溝通。

現實世界的奢華未必帶來歸屬,舊日的鄰舍情懷已被相隔;小朋友不再有鄰居玩伴,太太未必容易再有師奶朋友。冷氣大堂中窄路相逢,欠缺一份人情味道,昔日享受社區,今日只休息於數百呎空間,仲要放假出走旅行,又如何能建立鄰社關係,於社區落地生根,以至愛港愛國。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