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火,影響幾十萬人!人為?意外?可避免?宿命?對比起職場事件,誰是元凶?誰是受害者?可怎樣改善?
【先天】
標題中的「先天」有兩個意思:首先是「先是天水圍受波及」,第二個意思是「先後天的先天」。
先談第一點:事發的電纜橋在天水圍,所以無論火災的現場、或影響供電都必定牽涉當區。今次並沒任何傷亡,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大家有否想過:有一些厭惡性的設施,總要有地方/人去分擔,譬如電纜橋建在您家附近,剛巧又發生今次事件,您的感受又有否分別?
第二點是「先後天的先天」:電纜橋的設計師,在設計初期,曾否把意外的風險也一併考慮?當時有否就著對附近環境的潛在影響,對當地的居民咨詢/交待過?這些都是先天的因素。
職場中,有一些工種是「橋頭堡」,遇到逆境時他們永遠是先遇到挑戰,例如:醫院中的急症室、銀行中的客戶熱線、屋苑中的清潔工……等。大家可曾記念他們?更甚的,大家可曾有份欺負他們?心理學中,有一個自私的現象:試問大家在使用公眾廁所和自家的廁所時,態度上有否分別?對前者會否放縱一點?對後者會否謹慎一點?
再談職場中的先天因素,由於長期跟時間競賽,大家會否為了起貨,很多預防性的工作,都會得過且過,正所謂:「過到海就係神仙」。筆者年青時曾做過接近十年工程師,每件產品為了符合不同的國際標準,在產品的設計階段中,經已有不同的品質監控人員介入,除了內部要滿足不同的測試,還要把樣本送往外間中立的檢測中心評估,這樣才能落實設計;然後在產品投入生產的初期,及投產後定期都要按指引呈交樣本去覆檢,以確保質素沒有偏離。現在回想:原來香港真的在變了,三十年前我們必定要遵守,和能夠做到的水平,現在都鬆懈了。
【後屯天元】
是次事件,由於電纜橋盛載著3區的電纜,所以影響屯門、天水圍和元朗。筆者聯想起「獨善其身」和「唇亡齒寒」這兩句成語。在大都會中,所有的人和事都環環相扣,每個系統中都有著複雜微妙的關係,絕對不能輕視。
職場中,如早前提及「橋頭堡」概念,原來部門之間,或是物流鏈中的上下流,都不能「獨善其身」,大家被「唇亡齒寒」的關係扣連著。不能「獨善其身」的例子如:維他奶事件、美心事件;「唇亡齒寒」的例子如:尖沙咀商鋪的十室九空、航空物流業的停工和餐飲業的結業潮。
【事前的Plan B】
根據一些報導,三區的電纜放在一起,以及後備的電纜也放在同一條橋……這些都絕對不是朝著Plan B思維的做法;相反,這是孤注一擲的思維。當然,報導中也提及:向政府申請的時候,當中涉及艱難和複雜的手續。但筆者認為,今次的事件,先天因素揉合著Plan B的缺乏,相信意外是終歸避免不了!分別只是時間問題;我再次一提,幸好今次無傷亡。
前幾段,職場相關的聯想好像都比較消極!筆者認為,回歸後尤其是經歷過沙士,香港人受惠於自由行政策,很多行業都忽然暢旺起來!無論:物業價格、金融數據……統統都乘搭著「直昇機」似的!這寵壞了香港人,把大家的「居安思危」本能逐漸磨滅了。筆者記得年少時,家中使用瓶裝石油氣初期,家人還會保留火水爐,原因是:萬一石油氣送貨不了,還有一種方法可煮飯。這不就是香港人的Plan B智慧嗎?
【事後的救亡】
雖然我剛才有點責怪設計人員,但也想向兩種持份者讚賞/致敬!他們就是消防人員和維修人員。他們的機動性、臨危不亂、爭分奪秒、急市民所急……全部都能以結果為目標,希望候任的李生可找機會褒獎他們一下。
職場中,香港人精神就是「快靚正」!坐言起行,咬緊牙關,拼搏到底!希望各位前輩,把相關的文化傳承予一眾職場的後輩。90後和00後的新晉,在直昇機中成長,也許有些老香港的特質傳遞得不太好,為了減低失傳的可能,請前輩們不好吝嗇,不但要身教,還要加上口傳。
【居民的泥足深陷】
從不同的媒體中,知道居民的無助:電話打不通、網絡癱瘓、困電梯、步行幾十層樓、冰箱的食物全軍覆沒、悶熱到睡不了……部份居民醒悟起來:「原來家中完全是依賴電力」。這次接近十小時的停電,把「食住行」一次過摧毀,也難怪居民反應有點震撼。所以,當電力恢復時,有媒體記錄到居民集體叫囂/歡呼。
職場中,倘若我們過度集中在某些供應商、過度依賴某位同事……結果,也極可能淪陷至此。從今天起,請各位老闆/管理達人,嘗試列舉一些總結表,好好分析一下現況,了解一下過度集中的程度。
【職場可有事前的Plan X?】
基本上,今期就著職場相關的段落,統統連結起來就經已是Plan X。不過,據筆者膚淺的學識,其實坊間還有一個工具,名字叫做「六頂思考帽」。今期經已超出字數限制,待我下週另找一期,跟大家交待下《六帽中何以尋Plan X》,請密切留意本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