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過往會認為是長者的疾病,但隨生活環境、作息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此症有年輕化趨勢,本港亦估計有10%人口為糖尿病患者,即有逾70萬人。糖尿病可影響心臟、腎臟、眼睛等不同器官,患者宜透過建立良好飲食習慣控制病情,減低併發症風險。
控制糖尿病,離不開體重控制、飲食和運動。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表示,「曾有研究指出,一些有前期糖尿的病人,如注意飲食和運動,再加上減去5%至10%體重,預防患上糖尿病的效果比用藥更理想。」另一研究更指,部分早期糖尿病患者如減去15%體重,有可能逆轉病情。
植物性食物為主
單說均衡和健康飲食模式,大眾或未必清楚實質標準如何,若有飲食模式可跟隨就較易實踐。近年有臨床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模式有助減低糖尿病風險,也幫助減少部分膽固醇和心臟血管病風險。黃卓力解釋,「地中海飲食主要強調植物性食物,如蔬菜、豆類、堅果、種子、水果、穀物,還有魚、海鮮和乳製品等為動物性蛋白質的來源,而食用油則以植物性油如橄欖油為佳。紅肉和甜食則很少吃。」
其他有助控制體重和糖尿病的飲食建議還有如低脂肪飲食(即脂肪佔一天總熱量低於30%)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碳水化合物佔一天總熱量中低於25%至45%),都有助限制血糖升幅、減少發胖和改善血脂的效果。
進食次序減升糖速度
進餐時也有要留意的地方。黃卓力建議,「先吃菜和肉,然後才吃碳水化合物,可以減慢吸收,從而減慢升糖速度。至於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由於每人對需求不同,須跟營養師研究合適的分量。一般而言可粗略地分配,如早餐40克碳水化合物,午餐或晚餐50至60克,中間有含10至20克碳水化合物的小食,都是合理的分量。」
小心隱藏碳水化合物
部分患者並不知道甚麼食物含有碳水化合物,如根莖類植物經常被忽略,包括薯仔、南瓜、番薯、蓮藕和粉葛等都有豐富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亦很常用於煲湯,即使不連渣吃,碳水化合物也會溶於湯中,從而令血糖突然升高。
黃卓力補充,「吃水果要注意分量,有皮的水果可洗淨連皮吃,增加膳食纖維可以減慢升糖速度。另外,奶類製品也含碳水化合物,一次過喝太多,又或奶茶和咖啡加入太多奶,也有可能影響血糖。」
斷食減肥要注意
近年流行斷食減肥,糖尿病人又是否適合?黃卓力認為,「每日限制卡路里吸收為傳統減肥的飲食方式,實行和持久性難度大,而斷食(如較流行的是16:8)能達成類似效果,對不少人來說也較易執行和接受。有臨床研究指斷食對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有好處,降血糖也有少許效果。」然而糖尿病人若採用斷食法減重,建議跟從醫護人員指示進行。「如正服用降血糖藥或胰島素,斷食時可能有需要調節藥物劑量。另外,如果吃得太少,亦有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碳水化合物攝取太少的話,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酮症,甚至引致酮酸中毒,必定要小心。」